如何預防校園踩踏事故的發生
據新華社昆明9月26日電(記者 王研 侯文坤)26日14時30分許,昆明市明通小學發生踩踏事故,截至當日17時已造成學生6人死亡、26人受傷。26日17時許,昆明市盤龍區副區長陸佳向媒體介紹:當天學校預備鈴打響后,學生從午休樓下樓時發生踩踏事故,造成學生6人死亡、26人受傷,主要是一二年級學生。
2010年11月29日12時許,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杭州大道的阿克蘇第五小學發生踩踏事故。截至目前,踩踏事故中住院人數已上升至41人,其中:輕傷34人,重傷6人,病危1人。當時正是課間操時間,學生從樓上蜂擁而下,前面的學生摔倒后引起踩踏事故,樓梯扶手被擠歪,許多學生被擠傷或摔傷,百余名學生受傷被送往醫院。據悉,當時在學校上課的學生有1800多人。當天下午,學校已經停課。
2009年12月7日晚9時10分,湖南省湘潭市私立育才中學在晚自習下課時,由于兩個男生故意堵住樓梯口,導致在下樓梯的過程中一名學生跌倒,驟然引發擁擠。造成8人死亡、26人受傷。
2008年4月23日,重慶市涪陵區百勝鎮中心小學,在教學樓第一樓的樓梯間內,數名學生因為擁擠倒在人群中,6名小學生在事故中受傷。
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馬龍縣一所小學發生踩踏事件,導致17名小學生不同程度受傷,2名學生傷勢嚴重。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縣土塘中學因學生系鞋帶,引發一起學生擁擠踩踏傷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39名學生受傷。
2005年11月25日,海南省五指山市第一小學教學樓發生人員踩踏事件,一年級3名小學生在上樓梯時被擁擠下樓的學生踩傷。
2005年10月25日四川某小學停電,因為一名學生說“見到鬼了”,上晚自習的學生在樓梯間互相擠壓、踩踏,導致8人死亡、27人受傷的慘劇。
頻繁發生的校園踩踏事故,不僅踩踏了年輕學生的生命安危,也踩踏了師長的心。為何擁擠踩踏事件在校園頻頻發生?又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
一、導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學校管理的漏洞、出口不足、樓梯狹窄、夜間停電、調皮學生的惡作劇等等,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客觀原因,校園踩踏事故頻發,這更暴露出學生秩序意識的缺失,安全意識和逃生技能嚴重缺乏的問題。
1、人群較為集中時,由于擁擠或不慎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導致踩踏。
2、人群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尖叫聲、爆炸聲、其它刺耳的聲音和突如其來的變故,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3、人群因過于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騷亂,易發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導致踩踏。
5、在上下樓梯時,故意擁擠、起哄、惡作劇、打鬧、推搡、突然停留和開玩笑等,特別在人多時,有上述情況發生,更容易發生踩踏事故。
二、校園踩踏事故的預防
1.課間休息或放學后不要急于搶行下樓,牢記安全第一。
2.上下樓梯要嚴格按照學校對各班規定的樓梯行走。
3.上下樓梯要按規則:靠右、慢行、禮讓。做到:遵守秩序、輕聲慢步、禮讓右行,不能擁擠。
4.管理上可采取錯峰下課、錯峰放學的模式,使學生不要過于集中。
5.上下樓梯時,不系鞋帶、不撿掉在地上的物品、不攀肩而行、不高聲喧嘩、不搞惡作劇(尖叫、亂喊、開玩笑、大鬧、三兩搭肩而行)、不快跑亂竄。
6.要避免人員高峰期(上課、下課、放學、集合),可適當提前或延后上下樓。做到“集體上時切勿下、集體下時切勿上”尤其是生上持有重物、身體有病或受傷時更應注意。
7.盡量避免到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
8.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來時,應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亂,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9.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10.假如陷入擁擠的人流時,一定要先站穩,身體不要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彎腰撿鞋子或系鞋帶。有可能的話,可先盡快抓住堅固可靠的東西慢慢走動或停住,待人群過去后再迅速離開現場。
11.如有偶發事件發生,要沉著冷靜,立即停止腳步,千萬不能驚慌失措、高喊大叫、亂擠亂竄,不能往人多的地方去探究竟,服從老師或同學的指揮。
12.偶發事件發生時,所有學生和老師有權利和義務組織安排在場人員有序疏散。在指揮過程中,應盡量及時聯系外援求助,就近報告學校領導或老師。
三、出現混亂局面后怎么辦?
1.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2.此時腳下要敏感些,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因素。
3.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4.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四、危急時刻如何保持心理鎮定?
1.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更要保持自己情緒穩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
2.已被裹挾至人群中時,要切記和大多數人的前進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口令。同時發揚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專家指出,心理鎮靜是個人逃生的前提,服從大局是集體逃生的關鍵。
3.如果出現擁擠踩踏的現象,應及時聯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120等。
偶發事件、自然災害有時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只要我們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救方法,面對偶發事件沉著冷靜、處亂不驚、正確應對、服從指揮,便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使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請同學們要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從每天上下樓道做起,做一個有素質、講文明的學生,讓校園里踩踏的悲劇永遠不再發生!
校內體育運動及課間活動注意事項
1、在操場上運動的自護措施:
(1)要在運動之前換上膠底運動鞋。運動鞋彈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適宜運動時穿。要認真做好全身準備活動,否則肌肉拉傷、扭傷、骨折等都可能發生。
(2)要在教師或同伴的保護下做器械運動;如單桿、雙桿運動時,嚴格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投擲標槍、鉛球時,不能擅自投出或撿回,否則有可能被擊中受傷,甚至危及生命。 閃開跑道以免沖撞。
(3)墊上運動若嘻嘻哈哈,容易扭傷頸部,會傷害脊柱或大腦。
(4)一旦摔傷,不要急于起來,也不要亂搬動受傷同學,等校醫或教師來處理。
(5)夏天運動后不要喝涼水,可以喝些淡鹽水,防止中暑;運動后及時擦凈汗水穿好衣服,不要立即沖涼,以防感冒。飯前飯后及睡覺前不要做劇烈運動。
2、上體育課時衣著上的注意事項:
(1)上衣、褲子口袋里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發卡。
(4)患有近視眼的同學,如果不戴眼鏡可以上體育課,就盡量不要戴眼鏡。如果必須戴眼鏡,做動作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做墊上運動時,必須摘下眼鏡。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
3、課間活動的注意事項: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5)千萬不要在走廊里推搡,在校園里追趕。以免互相碰撞,造成傷害。
(6)同學間不要做危險游戲。做游戲可以起到增長知識、鍛煉身體的作用。但一些游戲非常危險,輕則傷人,重則危及生命,在游戲時不用玻璃制品玩具、暴力性玩具(彈弓、弓箭、發射子彈的玩具槍)、含有化學性質的玩具。游戲時不搞“突然襲擊”玩笑,如突然在同學背后大喝一聲或猛拍對方的頭等。
臨夏中學(新校區)政教處
2014年10月8日